印度航空公司一架波音777-300ER客机(2025年3月5日执飞芝加哥至德里航班)因机上卫生间系统严重故障被迫返航。约300名乘客在空中滞留近10小时后,最终降落在起飞机场。
飞行过程中发生了什么?
根据BBC报道和航班追踪数据,问题始于起飞约两小时后,机组人员发现机上12个卫生间中有8个出现故障。此时飞机已飞越加拿大和格陵兰岛上空,正位于大西洋海域。
机长做出了艰难决定:放弃14小时的航程返回芝加哥,而非继续飞行或选择欧洲机场备降。该决策受欧洲多数机场夜间降落限制影响,同时担心维修耗时可能导致机组执勤时限到期,致使乘客滞留异国。
故障原因:乘客不当使用卫生间
返航后,印度航空技术团队调查发现排水管被异物堵塞。航空公司公布的图片显示,管道内充斥着乘客违规冲入的各类物品:
航司代表指出此类事件并非个例。此前进行飞机供水系统维护时,甚至发现过毛毯、内衣、尿布等更离奇的堵塞物。
乘客遭遇
计划外返航意味着乘客在空中滞留约10小时却未抵达目的地。降落后,乘客反映航空公司仅提供纸质表格指导联系客服改签,地面协助非常有限。
印度航空后续声明证实已安排乘客入住酒店并提供备选航班,该飞机在完成维修前停场两天。
行业反应
该事件引发航空界讨论,业内专家认为如此大规模的卫生间故障可能暴露维护或服务隐患。多位专业人士指出规范维护本应避免此类情况。
飞机卫生间前科事件
印度航空此前已多次遭遇离奇卫生间事件:去年5月德里英迪拉·甘地国际机场,因机组在卫生间发现"炸弹"字条,航班紧急疏散进行全面搜查(未发现爆炸物),最终乘客换机抵达目的地。
类似威胁信息事件在其他航司亦有发生:美国某航班因洗手间镜面出现威胁信息紧急返航。
本次卫生间堵塞事件再次提醒旅客:飞机排水系统比地面设施更为精密,正确使用机上卫生间至关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