沙皇炮——莫斯科乃至全俄罗斯最具辨识度的象征之一。这门16世纪的巨型火炮珍藏于莫斯科克里姆林宫内,吸引着全球游客的目光。这门巨型青铜 bombard 火炮作为世界口径最大的火炮被载入吉尼斯世界纪录。
沙皇炮所在地
如今这门火炮陈列于
克里姆林宫的伊万诺夫广场(主教座堂广场),毗邻另一著名纪念碑——沙皇钟。所有参观克里姆林宫建筑群的游客均可近距离观赏。
铸造历史
沙皇炮于1586年根据
费奥多尔·伊万诺维奇沙皇的命令,在莫斯科炮厂铸造完成。其创作者是著名铸炮大师
安德烈·乔霍夫。
铸造完成后,火炮最初被安置在红场。为运送重达39吨的庞然大物,动用了数百匹马匹和特制木制滚轮。虽为保卫克里姆林宫而造,但其结构更适用于攻城作战——用石弹击穿要塞城墙。
沙皇炮是否曾发射?
关于沙皇炮是否投入实战至今仍是未解之谜。长期以来学界认为它从未发射过。20世纪的研究人员在炮管内发现火药残留,推测至少进行过一次试射。但现代修复专家得出结论:该炮并未完成实战化配置,更多是作为力量威慑的象征而非实用武器。
规格参数
- 炮管长度——5.34米
- 口径——890毫米
- 重量——39.31吨
- 炮管外径——120厘米
青铜铸造的炮管架设在装饰性铸铁炮架上,炮架饰有精美纹饰和狮头浮雕。两侧设有缆绳固定环,用于炮体运输。
旁侧陈列着每颗重约2吨的铸铁炮弹,这些实为装饰品:若真用于发射,将导致炮体损毁。
名称由来
得名说法有三:
- 因炮口处铸有费奥多尔·伊万诺维奇沙皇骑马像;
- 因空前规模——在16世纪堪称火炮界的"沙皇";
- 18-19世纪官方文献曾称其为"俄罗斯猎枪",因设计用途为发射碎石弹丸。
趣闻轶事
- 1812年拿破仑入侵期间,沙皇炮存放于克里姆林军械库旁,法军炸毁建筑时奇迹般完好保存;
- 1835年根据建筑师布鲁洛夫设计图纸,为其安装新装饰性炮架;
- 20世纪在伊热夫斯克、彼尔姆和约什卡尔奥拉等地制作了若干复制品;
- 尽管19-20世纪出现更大规模火炮系统,莫斯科沙皇炮仍以最大口径载入吉尼斯纪录。
参观指南
- 沙皇炮包含在克里姆林宫参观线路中
- 开放时间:夏季至18:00,冬季至17:00
- 入口:库塔菲亚塔楼,门票约700卢布
- 16岁以下儿童免票
- 最近地铁站:亚历山大花园站、列宁图书馆站、博罗维茨基站
结语
沙皇炮不仅是铸造艺术的杰出代表,更是俄罗斯国家实力的鲜明象征。即便未曾参与实战,其宏伟体量与华美装饰仍使其成为克里姆林宫最令人震撼的景观之一。
参观沙皇炮是每位莫斯科游客的必选行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