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最喜欢的城市的最爱地点




米宁和波扎尔斯基纪念碑

米宁和波扎尔斯基纪念碑

1 分钟阅读时间

米宁和波扎尔斯基纪念碑——首都的标志性景点,象征着俄罗斯人民的英勇,以及在动荡时代战胜波兰—立陶宛侵略者的胜利。这个命运多舛而又庄严的纪念碑已装点红场两个多世纪,被视为俄罗斯第一座历史性纪念碑。

雕塑组合介绍

纪念碑是一组置于厚重花岗岩基座上的青铜群像,描绘两位民族英雄——下诺夫哥罗德商人库兹马·米宁与亲王德米特里·波扎尔斯基。整组构图蕴含深刻的象征意义与历史内涵。

人物象征与空间布局

波扎尔斯基亲王被刻画为坐在基座上,倚靠着饰有救世主“非人手所作”圣像的盾牌——这一姿态并非偶然。根据史料,波扎尔斯基曾在战斗中身负重伤,在被推举出任民兵统帅之时尚未完全痊愈。其身旁站立着库兹马·米宁,他将宝剑递与亲王并以手指引方向。两位英雄共同持握兵器,象征俄罗斯人民在抗击外敌中的团结。米宁的手势有两种解读:一种认为他在号召保卫克里姆林宫;另一种则认为他在召唤军队攻取要塞。值得一提的是,最终并未对克里姆林宫发起强攻——在长期围困之后,波兰干涉者自行撤离了工事。

基座上的浮雕

基座上镶嵌着伊万·马尔托斯创作的两组意味深长的浮雕:
  • 前侧浮雕《下诺夫哥罗德市民》描绘下诺夫哥罗德的居民为组建民兵而捐款的情景。人物群像中可见雕塑家本人与他的两位儿子,他象征性地将他们“送入”民兵。事实上,马尔托斯的儿子并未参加1612年的战斗——其中一人在1812年卫国战争中对法作战,另一人于1813年在法国阵亡。
  • 后侧浮雕《驱逐波兰人》展现波扎尔斯基率领民兵投入决战的壮举。

纪念碑的创作历史

构想萌生与筹资

将人民英雄永垂不朽的想法诞生于1803年,在下诺夫哥罗德——这座孕育了著名义勇军的城市。当地社会提出为米宁与波扎尔斯基树立纪念碑的倡议,以纪念他们在此地召集民众抗击波兰侵略者。1809年伊万·马尔托斯的方案获批后,随即展开大规模募捐。组织者向潜在资助者寄送未来雕塑组合的版画。至1811年,共筹得逾13万卢布——在当时已是惊人的数目,要知道在下诺夫哥罗德一栋不错的房子仅需几百卢布。

1812年卫国战争的影响

1812年卫国战争使纪念碑的制作一度中断,工作被迫让位于战事。直到1815年青铜人物才铸造完成,而此时纪念碑的象征意义已被拓展:若说最初是为颂扬下诺夫哥罗德人的功绩,那么在击败拿破仑之后,它更成为全体俄罗斯人民团结与英勇的化身。正因此,最终决定不在下诺夫哥罗德而是在莫斯科红场——俄罗斯的心脏——立碑。

独特的铸造工艺

创作历时多年。最初四年,马尔托斯专注于米宁与波扎尔斯基的雕塑模型。随后在圣彼得堡开始铸造准备——先从雕像上取蜡本,再据此制作由45层构成的铸模。工匠们采用了当时堪称革命性的工艺:人物以整件铸成,而非如以往那样分件铸造后拼接。仅宝剑与盾牌例外,单独制作。据同时代人的记载,当铸模被敲开、雕像显露之时,马尔托斯对铸造效果十分满意。

水路转运与隆重揭幕

铸造完成后,雕像需自圣彼得堡运至莫斯科。运输走水路,耗时三个多月:自涅瓦河启程,经伏尔加河与奥卡河,最终抵达莫斯科河。纪念碑于1818年2月20日在沙皇亚历山大一世及皇室成员的见证下隆重揭幕,开幕式配以专为此举举行的大型阅兵式。

纪念碑的历史意义

米宁与波扎尔斯基纪念碑成为俄罗斯近代意义上的第一座历史性纪念碑。在19世纪以前,国家的重要历史节点多以兴建宗教建筑——小礼拜堂、教堂或修道院——来纪念。世俗纪念物此前主要见于圣彼得堡,如1782年竖立的名作“青铜骑士”。

有关纪念碑的趣闻

推迟的揭幕

2021年修复过程中,建筑师在基座上发现了用于镶嵌“1817”数字的若干孔洞。这一发现表明,原计划揭幕应早一年——即沙皇亚历山大一世于1817年访问莫斯科时。但因其行程推迟,开幕典礼遂延至1818年。

纪念碑的迁移

现址与最初位置不同。最初纪念碑立于红场中央,背向上商场(今古姆百货),米宁似在指示波扎尔斯基守卫克里姆林宫。1931年列宁墓建成后,纪念碑置于尴尬方位:仿佛米宁把剑递给波扎尔斯基,而剑尖正对着陵墓。苏维埃当局认为这种布局不可接受,担忧引发不当联想,遂将纪念碑移至更靠近圣瓦西里大教堂处,直至今日。彼时还曾讨论更为激烈的方案——甚至包括拆除纪念碑并将金属熔炼回收。

“致公民米宁与亲王波扎尔斯基”的铭文

基座铭文寓意深远。“致公民米宁与亲王波扎尔斯基”突显不同阶层在保卫祖国自由斗争中的团结。库兹马·米宁虽为市长与商人,但铭文未标明其官衔——仅称“公民”;而德米特里·波扎尔斯基则以“亲王”相称。这一差异意在象征俄罗斯社会各阶层的联合。

亚历山大·普希金的批评

伟大诗人亚历山大·谢尔盖耶维奇·普希金曾尖锐批评铭文过于简略。在他看来,文字应当包含英雄的全名与头衔:“……市民科斯马·米宁,号‘独臂’,或枢密贵族科斯马·米尼奇·‘独臂’……”。尽管诗人声望卓著,铭文终未更改。有趣的是,下诺夫哥罗德所立的小型复制品上,铭文与莫斯科原作相同。

未成的波扎尔斯基登基

1612年驱逐干涉者、莫斯科解放后,国家面临选立新沙皇的问题。凭借军功与无可指摘的声誉,德米特里·波扎尔斯基一度成为人选,但贵族集团表示反对。史家认为,正是其清廉反令权贵忌惮——他们担心自身罪行与滥权被揭露。最终,年仅十七岁的米哈伊尔·罗曼诺夫登上王位,开启新的王朝。

纪念碑在哪里

纪念碑位于莫斯科市中心红场,正对圣瓦西里大教堂,介于克里姆林宫的斯帕斯卡亚塔与洛布诺耶台(Lobnoye Mesto)之间,是首都最受访的景点之一。值得一提的是,纪念碑几乎立在废墟之上——1812年大火摧毁红场很大一片区域后,建筑师奥西普·伊万诺维奇·博韦重绘了其建筑景观,在他的主持下形成的整体格局至今仅有微调。

如何前往

前往红场有多条路径。若希望直接抵达米宁与波扎尔斯基纪念碑附近,乘坐莫斯科地铁在以下车站出站最为便捷:
  • “奥霍特内里亚德”站——步行7–10分钟穿过红场
  • “革命广场”站——步行7–10分钟
  • “剧院”站——步行7–10分钟
  • “中国城”站——沿伊林卡街或瓦尔瓦尔卡街步行7–10分钟
最近的公交站名为“红场”,下车步行两分钟即到纪念碑。

在纪念碑旁可以做什么

大多数游客会在这座历史纪念碑前拍照留念,而历史与艺术爱好者则会细究其构图细节。纪念碑有趣之处在于古典主义的古代元素与俄罗斯母题的结合。人物以比例与庄重姿态令人联想起古典诸神,但在他们的服饰、甲胄以及米宁的发式中,又可清晰辨认出典型的俄罗斯特征。基座上的高浮雕尤为值得细赏,所绘民兵集结与驱逐波兰侵略者的场景,堪称雕塑艺术的上乘之作。

可与哪些景点一并参观

纪念碑就位于红场、圣瓦西里大教堂前,因此参观此处可顺路游览下列名胜:
  • 圣瓦西里大教堂——俄罗斯建筑的杰作
  • 列宁墓——革命领袖的陵寝
  • 古姆百货(ГУМ)——坐落于上商场建筑内的历史性商场
  • 国家历史博物馆——俄罗斯历史最大的博物馆之一
  • 莫斯科克里姆林宫——城墙内的诸多博物馆与教堂
  • 军械库——沙皇御用品与权标的宝库
  • 钻石基金——珍贵宝石与珠宝收藏

游客实用信息

费用

参观米宁与波扎尔斯基纪念碑并在其旁拍照完全免费。纪念碑露天矗立,全天候开放。

最佳参观时间

此处一年四季人流如织。若想细看基座浮雕、并在不受人群干扰的情况下拍照,建议清晨前往红场——工作日9–10点前,或周末8–9点前到达为佳。

结语

米宁与波扎尔斯基纪念碑不仅是一组雕塑,更是俄罗斯民族团结、爱国与英勇的象征。它提醒人们铭记本国历史上光辉的一页:各阶层人士为保卫祖国而同心协力。纪念碑是任何红场行程中的必到之处。导游们会详述其丰富的历史、构图象征与创作曲折。纪念碑的影像几乎见诸所有莫斯科指南,它也早已成为首都的重要象征之一。造访此地不仅能触及俄罗斯的历史,也能感受那个决定国家命运的英豪时代之精神。米宁与波扎尔斯基纪念碑至今仍激励着一代又一代人投身于祖国事业,提醒人们那些永恒的价值——团结、勇气与对祖国的热爱。
米宁和波扎尔斯基纪念碑: 特征与位置
浪漫邀约成功率的关键:研究揭示场所适宜性的决定性作用
浪漫邀约成功率的关键:研究揭示场所适宜性的决定性作用

最新心理学研究发现,浪漫邀约成功与否60%取决于场所选择。酒吧/约会软件的成功率是办公室/葬礼的3倍,环境因素比颜值更重要。

阅读更多

景点 附近

最新文章

塞浦路斯:欧洲阳光之冠 - 全年300+晴天度假天堂
塞浦路斯:欧洲阳光之冠 - 全年300+晴天度假天堂

塞浦路斯荣膺欧洲最阳光国度,年超300个晴天!探索地中海明珠的黄金沙滩、千年古迹与完美气候,规划您的四季阳光假期。

阅读更多

腹部脂肪加速衰老:科学家揭示内脏脂肪与阿尔茨海默病关联
腹部脂肪加速衰老:科学家揭示内脏脂肪与阿尔茨海默病关联

最新研究发现腹部脂肪会触发慢性炎症、加速衰老,并增加阿尔茨海默病风险。科学家揭示新型脂肪干细胞机制,提出对抗年龄性肥胖的关键策略。

阅读更多

大脑可燃烧脂肪?科学家发现通过回忆寒冷就能加速新陈代谢
大脑可燃烧脂肪?科学家发现通过回忆寒冷就能加速新陈代谢

加州科学家发现:通过"回忆寒冷"就能激活棕色脂肪燃烧机制!最新研究揭示大脑如何通过记忆控制新陈代谢,未来或实现"思维减重"的突破性疗法。

阅读更多

男孩学业为何落后?解码教育中的性别差距现象与解决路径
男孩学业为何落后?解码教育中的性别差距现象与解决路径

研究揭示男孩学业表现普遍落后于女孩的深层原因:同伴影响、性别刻板印象与教育体系缺陷。探讨解决方案与教育平等之道。

阅读更多

睡前运动影响睡眠?研究:剧烈锻炼4小时内入睡会降低睡眠质量 | 健康科学
睡前运动影响睡眠?研究:剧烈锻炼4小时内入睡会降低睡眠质量 | 健康科学

澳大利亚研究证实:睡前4小时内剧烈运动会降低睡眠质量,导致入睡延迟、心率异常。科学家建议晚间锻炼应选择低强度活动。

阅读更多

景点 在莫斯科

景点 在明斯克

ру | en | 中文

联系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