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最喜欢的城市的最爱地点




新特列季亚科夫馆是

新特列季亚科夫馆是

1 分钟阅读时间

位于克里姆林宫河畔的国立特列季亚科夫画廊是一座独特的文化空间,这里收藏着俄罗斯上世纪最完整的艺术珍品。该博物馆建筑群展示了从革命先锋派到当代大师实验性创作的艺术潮流演变。游客可以追溯俄罗斯历史转折时期杰出画家、雕塑家和版画家的创作探索。

博物馆建筑群的创建历史

自1920年代起,"穆泽翁"公园现址就受到市政当局的关注。最初计划在此举办农业成就展,并通过连接高尔基公园与涅斯库奇尼花园来扩大休闲区。1937年曾提出建造艺术宫的想法,但一年后优先事项发生变化——决定在此建造从列宁格勒迁至首都的苏联科学院大楼。

漫长实现之路

著名建筑师阿列克谢·舒舍夫的设计方案于1938年启动施工。卫国战争的爆发中断了计划实施,战后决定在麻雀山建造科学院大楼。直到1950年代中期才重新启动克里姆林宫河畔地块的开发。 1956年适逢特列季亚科夫画廊百年诞辰,当局决定在此建造新馆。选址颇具象征意义——步行仅五分钟即可抵达戈卢特温斯基巷的特列季亚科夫商人故居。但三年后,该地块被划归国家绘画馆和苏联艺术家协会。

苏联现代主义风格建筑

1965年,根据伊万·若尔托夫斯基的设计,开始建造规模宏大的四层展馆。建设工程持续近二十年,直至1983年才竣工。建筑采用典型的苏联现代主义风格——宽敞的矩形结构配有全景窗,沿莫斯科河岸线朝克里姆林宫方向延伸。 1986年,国家绘画馆与特列季亚科夫画廊合并。自此,新馆成为博物馆长达十年的主展陈空间——拉夫鲁申斯基巷的主楼因大规模重建而关闭至1995年。2019年,原中央艺术家之家的西翼也移交特列季亚科夫画廊管理。

常设展看点

博物馆主要藏品陈列于四层,涵盖超过5000件作品。展品按时间顺序布置,可追溯从1910年代至今的俄罗斯艺术发展历程。展厅面积约1.2万平方米。

俄罗斯先锋派——艺术革命

重要展区致力于展示二十世纪初彻底改变绘画观念的先锋派艺术家作品。游客可欣赏到创新艺术团体"方块杰克"和"驴尾巴"创始人的作品。 俄罗斯先锋派核心人物:
  • 阿里斯塔尔赫·连图洛夫——名画《钟鸣》的作者,通过色彩振动传递钟声的动态
  • 米哈伊尔·拉里奥诺夫与娜塔莉亚·冈察洛娃——俄罗斯原始主义与辐射主义的奠基人
  • 彼得·孔恰洛夫斯基——浓烈色彩与表现性笔法的大师
特定展厅专门展示传奇艺术家创作。马克·夏加尔展出其杰作《在城市上空》,画中艺术家与爱人贝拉携手翱翔于故乡维捷布斯克的屋顶之上。恋人仅各有一臂——象征不可分割的联结与相互需要。 卡济米尔·马列维奇在展览中占据特殊地位。此处可观赏创作于1915年的两版传奇《黑色方块》,这件作品至今仍是世界艺术史上最具争议的画作。同时展出的还有其学生发展至上主义理念的作品。 馆藏其他重要先锋派艺术家:
  • 瓦西里·康定斯基——抽象艺术先驱与绘画理论家
  • 弗拉基米尔·塔特林——建构主义实验物体创造者
  • 奥尔加·罗扎诺娃、亚历山德拉·埃克斯特、柳博芙·波波娃、薇拉·佩斯捷利——为无物象艺术发展做出重大贡献的女性先锋艺术家

苏联艺术:从革命激情到严峻风格

苏联时期展区分为两大板块:早期苏联与战争艺术,以及1960-80年代作品。馆藏大部分属于社会主义现实主义作品——这种艺术流派形成于1920年代,作为国家宣传工具而存在。 时代标志性画作:
  • 费奥多尔·列舍特尼科夫《又是两分》——教科书级作品,每个学生都耳熟能详
  • 尤里·皮缅诺夫《新莫斯科》——动态城市景观,传递蜕变之都的精神气质
  • 塔季扬娜·亚勃隆斯卡娅《早晨》——歌颂日常生活欢愉的明亮作品
  • 库兹马·彼得罗夫-沃特金《红色骏马沐浴》——反映革命情绪的象征性作品
值得特别关注的是兴起于1950-60年代之交的"严峻风格",它作为盛大庆典式社会主义现实主义的对立面出现。该流派艺术家描绘普通劳动者带着严肃专注的面容,反映艰辛命运与劳动的尊严。 严峻风格关键作品:
  • 维克多·波普科夫《布拉茨克建设者》——关于西伯利亚河流征服者的纪念碑式画作
  • 尼古拉·安德罗诺夫《放筏工》——描绘河运工人艰苦劳动的作品
展厅还陈列亚历山大·杰伊涅卡的作品,其运动员般的身形与乐观主义的构图已成为苏联艺术的标志。

非官方艺术与地下创作

展陈中最引人入胜的板块当属苏联地下艺术——1950至1980年代期间处于秘密状态的艺术创作。非官方艺术家在国家体制外工作,创作不符合意识形态要求的作品。 非官方艺术主要流派:
  • 抽象表现主义——通过色彩与形式实现自由表达
  • 概念主义——重视理念胜过视觉呈现的思想艺术
  • 社会艺术——对苏联符号与宣传的戏谑重构
社会艺术的杰出代表埃里克·布拉托夫。其作品《乌云渐浓》展现艺术家的典型手法——占据半幅画布的文字与云朵从空间深处共同生长,创造出意味深长的隐喻。 馆藏还收录其他地下艺术大师作品,他们运用挑衅性意象并否定官方艺术原则。展览全面呈现了那个时代多元化的另类艺术探索。

特展与文化项目

博物馆低层区域用于特展陈设。这里定期举办聚焦个别艺术家或流派的主题展览。博物馆也积极展示当代艺术家作品及青年大师的实验性创作。 近年来画廊举办了俄罗斯绘画经典大师大型回顾展。2016年瓦伦丁·谢罗夫展览吸引48.5万观众,2017年伊万·艾瓦佐夫斯基二百周年诞辰展更创下60万人次的观展纪录。

访客附加服务

博物馆除常规展览外,还提供丰富文化活动:
  • 四层客厅——配备扶手椅与艺术书籍的舒适空间,可在此休息并观看艺术大师纪录片
  • 小礼堂——俄罗斯顶尖艺术史学家讲座、与馆藏相关的电影放映与音乐会的举办场地
  • 新创意工坊——由专业艺术家指导的绘画、版画与雕塑教育项目,面向儿童与成人
  • 当代俄罗斯与国外杰出艺术家大师班

参观实用信息

开放时间

画廊每周开放六天:
  • 周二、周三、周日:10:00-18:00
  • 周四、周五、周六:10:00-21:00
  • 周一:闭馆
售票处与展区入口在闭馆前一小时停止开放。节假日开放时间可能调整,建议行前查阅官网确认。

票价与优惠

基础票价:
  • 成人票——600卢布
  • 18岁以上学生——350卢布
  • 退休人士——350卢布
  • 7-17岁儿童——300卢布
  • 6岁及以下幼童——免费
标准门票可参观常设展览。特展需另行购票。门票可提前在官网或一层售票处购买。另提供多次参观通行证。 免费参观资格:
  • 特定年龄段儿童与青少年
  • 特殊日期的退休人士
  • 艺术院校学生
  • 文化机构工作人员
  • 多子女家庭成员
  • 难民
每周三"20世纪艺术"常设展对所有访客免费开放。优惠参观细则请参见画廊官网。

交通指南

新特列季亚科夫馆地址:莫斯科雅基曼卡区穆泽翁艺术公园,克里姆林宫河畔路10号。 推荐交通方式:
  • 地铁:十月站或文化公园站,步行10-15分钟
  • 公交:文化公园站,步行3-5分钟即达
毗邻博物馆的"穆泽翁"公园是俄罗斯最大的露天雕塑博物馆,年接待游客达250万人次。园内展品允许触摸与拍照。

博物馆对首都文化生活的意义

克里姆林宫河畔的国立特列季亚科夫画廊是俄罗斯唯一系统呈现二十世纪本国艺术所有门类、流派与风格走向的大型博物馆。馆藏融合绘画、版画、雕塑及当代艺术特殊材料。 超过1.2万平方米的博物馆建筑群是举办大型展览与文化活动的理想场所。建筑本身作为苏联建筑典范具有独立历史价值。 参观新特列季亚科夫馆是一场穿越上世纪视觉艺术的沉浸之旅。在这里既能欣赏传递时代精神的标志性作品,追溯艺术流变的脉络,更能理解艺术如何映照俄罗斯历史的复杂转折。即便非艺术爱好者,亦能在此邂逅马列维奇、康定斯基、菲洛诺夫、夏加尔等世界级大师的传世杰作。
新特列季亚科夫馆是: 特征与位置
浪漫邀约成功率的关键:研究揭示场所适宜性的决定性作用
浪漫邀约成功率的关键:研究揭示场所适宜性的决定性作用

最新心理学研究发现,浪漫邀约成功与否60%取决于场所选择。酒吧/约会软件的成功率是办公室/葬礼的3倍,环境因素比颜值更重要。

阅读更多

景点 附近

最新文章

塞浦路斯:欧洲阳光之冠 - 全年300+晴天度假天堂
塞浦路斯:欧洲阳光之冠 - 全年300+晴天度假天堂

塞浦路斯荣膺欧洲最阳光国度,年超300个晴天!探索地中海明珠的黄金沙滩、千年古迹与完美气候,规划您的四季阳光假期。

阅读更多

腹部脂肪加速衰老:科学家揭示内脏脂肪与阿尔茨海默病关联
腹部脂肪加速衰老:科学家揭示内脏脂肪与阿尔茨海默病关联

最新研究发现腹部脂肪会触发慢性炎症、加速衰老,并增加阿尔茨海默病风险。科学家揭示新型脂肪干细胞机制,提出对抗年龄性肥胖的关键策略。

阅读更多

大脑可燃烧脂肪?科学家发现通过回忆寒冷就能加速新陈代谢
大脑可燃烧脂肪?科学家发现通过回忆寒冷就能加速新陈代谢

加州科学家发现:通过"回忆寒冷"就能激活棕色脂肪燃烧机制!最新研究揭示大脑如何通过记忆控制新陈代谢,未来或实现"思维减重"的突破性疗法。

阅读更多

男孩学业为何落后?解码教育中的性别差距现象与解决路径
男孩学业为何落后?解码教育中的性别差距现象与解决路径

研究揭示男孩学业表现普遍落后于女孩的深层原因:同伴影响、性别刻板印象与教育体系缺陷。探讨解决方案与教育平等之道。

阅读更多

睡前运动影响睡眠?研究:剧烈锻炼4小时内入睡会降低睡眠质量 | 健康科学
睡前运动影响睡眠?研究:剧烈锻炼4小时内入睡会降低睡眠质量 | 健康科学

澳大利亚研究证实:睡前4小时内剧烈运动会降低睡眠质量,导致入睡延迟、心率异常。科学家建议晚间锻炼应选择低强度活动。

阅读更多

景点 在莫斯科

景点 在明斯克

ру | en | 中文

联系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