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涅什广场在首都各大广场中占据特殊地位——它不仅是交通枢纽或旅游中心,更是一片拥有数百年丰厚历史的土地。坐落于古老克里姆林宫墙边,这里见证过皇家宅邸与射击军驻地,喧嚣的商业街市与静谧的修道院庭院。曾几何时,涅格林纳河在此流淌,手工业生活蓬勃兴旺,而今游客徜徉其间,大型城市庆典轮番上演。
广场的地理位置与边界
马涅什广场位于俄罗斯首都的心脏地带,紧邻克里姆林宫墙。其边界由标志性建筑勾勒:一侧是赋予这片区域名称的历史建筑马涅什,另一侧则是经重建的"莫斯科"酒店改造而成的豪华四季酒店。广场还与莫霍瓦亚街和风景如画的亚历山大花园接壤,毗邻宏伟的国立历史博物馆。
抵达此处极为便利:"猎人商行"地铁站直通广场,为数百万莫斯科市民和首都游客提供便捷的交通条件。
从涅格林纳河对岸到沙皇特辖区:这片土地的古老历史
13-15世纪的手工业聚居区
在古代,如今开阔广场所在的区域被称为"扎涅格利缅耶",因流经此地的涅格林纳河得名。这条河发源于当代茨维特诺伊林荫道区域,沿着克里姆林宫墙流淌,最终汇入莫斯科河。
早在十三世纪,涅格林纳河右岸就出现了莫斯科首个城郊定居点,居民以手工业者为主。到十五世纪,扎涅格利缅耶已发展成为人口密集、木制建筑鳞次栉比的街区。房屋间距极小,导致火灾风险持续存在。
大公伊凡三世以激进方式解决了这个问题:他下令拆除克里姆林宫半径约两百米内的所有木制建筑,创建了防火隔离带。
伊凡雷帝的特辖宫廷
腾出的土地并未闲置太久。十六世纪中期,沙皇伊凡雷帝将涅格林纳河畔的这片区域收归个人所有,划分为特辖区和普通区。扎涅格利缅耶的南部被纳入特辖土地,1567年在此修建了
特辖宫廷——这位雷霆君主的首要居所。
这座宫廷命运多舛:数年后毁于火灾,但于1575年得以重建。除沙皇居所外,这片土地上还出现了摩西领受十诫木制教堂,以及1600年建成的三所济贫院。
修道院、广场与礼拜堂:17-19世纪的历史
十七世纪中期,在摩西领受十诫教堂基础上建立的修道院存续了超过一个世纪,直至1765年。1787年修道院废除后,原址上出现了
摩西广场,成为城市景观的重要组成部分。
为纪念1877-1878年俄土战争,这里建起了优雅的亚历山大·涅夫斯基礼拜堂。遗憾的是,革命后苏联当局摧毁了这座纪念建筑,如同首都许多其他宗教设施一样。
射击军驻地与商业街市
特辖制取消后,原沙皇宫廷入驻了斯特列米亚诺伊射击军团及其聚居区。十八世纪该军团解散后,建筑开始对外出租。逐渐地,这个遍布狭窄巷道的区域变成了拥有众多商摊和酒馆的巨大市场。
这里曾汇聚饕餮集市与肉类市场,经营皮货集市和碎布市场。这是最原汁原味的商业莫斯科——色彩斑斓,人声鼎沸,弥漫着馅饼和皮革制品的香气。
变革时代:从1812年战争到苏联改造
拿破仑入侵后的重建
十九世纪带来了巨大变革。在与拿破仑的毁灭性战争后,莫斯科进行了积极的重建与改造。马涅什广场及周边区域经历了重大 reconstruction。
克里姆林宫墙旁的部分涅格林纳河被引入地下管道,原址上建筑师
奥西普·博韦规划了风景如画的亚历山大花园——以纪念对法战争的胜利。腾出的空地上开始了住宅建设,以及此地的主要象征——马涅什大楼的建造。
马涅什大楼由奥古斯丁·贝坦库尔和奥古斯特·蒙费朗设计,于1817年建成,用于军队队列训练。然而从1830年代起,该建筑开始用于展览、舞会、民间庆典和音乐会。
1930年代的苏联改造
建成百年后,马涅什旁破败的住宅区被拆除:双层建筑已不符合城市中心的新面貌。此外,1931年莫斯科地铁开始大规模建设。
从"索科利尼基"到"文化公园"的首条地下线路正好穿过这片区域。此处还修建了连接现今索科利尼基线和菲利线的联络线。马涅什南立面前的空旷区域被正式命名为
马涅什广场。
现代历史:从遗忘到复兴
二十世纪中期,马涅什广场一度被荒废。虽有计划树立纪念碑,但克里姆林宫旁的这片开阔区域实际上变成了普通停车场。
九十年代,广场成为政治集会和抗议活动的场所。直到1993年,当广场下方地铁隧道间开始建设"猎人商行"地下购物中心时,才决定对其进行了美化改造。
1990年代的改造工程
购物中心于1997年开业,其上方建成了保留至今的景观区域。
新增设施包括:
- 花岗岩步道与舒适休憩长椅;
- 风景如画的鲜花花坛;
- 由十二组喷泉构成的综合体,装饰着祖拉布·采列捷利创作的青铜雕塑;
- 半球形购物中心采光窗。
特别值得一提的是中央的全球造型采光窗,其旋转部分象征地球时区。基座处设有世界时间钟面,顶部矗立着圣乔治屠龙雕塑。
喷泉系统的设计模拟了涅格林卡河的古河道——它们正好位于古代河流流经地表的位置。
广场的现代地标
马涅什大楼
这座历经火灾和多次重建的历史建筑,如今作为展览空间使用。这里定期举办城市活动、艺术展览和文化盛事。
格奥尔基·朱可夫纪念碑
1995年胜利五十周年之际,在国立历史博物馆旁树立了雄伟的朱可夫元帅纪念碑。雕塑家维亚切斯拉夫·克雷科夫塑造了统帅骑马践踏纳粹德国军旗的形象。
四季酒店
广场上最现代的建筑是传奇的苏联"莫斯科"酒店改造后的成果。关于这座建筑有个趣闻:据称1932年斯大林在审批设计方案时,在包含严肃与装饰两种立面的图纸上签了字。由于不敢揣测总书记的偏好,建筑师将两种方案结合,建成了不对称的立面。
2004年,历史建筑被拆除并新建,仅部分保留了原貌特征。
文化生活与群众活动
马涅什广场早已成为首都节庆与庆典的传统举办地:
- 九月这里举办盛大的城市日庆祝活动,包括音乐会、美食节和娱乐项目;
- 冬季设立主圣诞树并组织新年庆祝活动;
- 一月底为庆祝中国新年,广场布满龙形装饰和纸灯笼;
- 定期举办俄罗斯及国际明星演出。
广场也因重大政治事件而被铭记。1991年这里举行了大规模集会:2月24日聚集了多达四十万鲍里斯·叶利钦的支持者,而3月10日关于苏联未来的集会参与人数达五十万至六十万。
马涅什广场的特色看点
零公里标志——位于市杜马大楼与历史博物馆间地面上的标记,俄罗斯所有公路的里程计算皆始于此。按莫斯科传统,站在此标志上向后抛掷硬币,必定会重返首都。
地下购物中心"猎人商行"提供三层多元购物体验。其名称源自几个世纪前此地的历史贸易市场。
博物馆——广场及周边坐落着国立历史博物馆、莫斯科考古博物馆和苏联博物馆,可在此沉浸于俄罗斯历史的不同时期。
参观实用信息
抵达方式
- 地铁:"猎人商行"站(索科利尼基线)、"剧院"站(莫斯科河畔线)、"革命广场"站(阿尔巴特-波克罗夫卡线)。附近还有"亚历山大花园"、"阿尔巴特"、"列宁图书馆"和"博罗维茨基"站;
- 公交:特维尔大街上的"猎人商行地铁站"、大尼基茨卡亚街上的"莫霍瓦亚街"、莫霍瓦亚街上的"马涅什广场"站;
- 自驾:从莫霍瓦亚街驶入,可使用"猎人商行"购物中心地下停车场。
最佳游览时间
广场全天开放,四季皆宜。夜晚在喷泉和建筑的灯光映衬下尤为绚丽。冬季设有新年集市,秋季举办各类节庆,夏季可在喷泉旁惬意漫步。
周边景点
马涅什广场被莫斯科主要地标环绕:
- 红场与克里姆林宫近在咫尺;
- 圣瓦西里升天教堂和古姆百货商场步行五分钟可达;
- 亚历山大花园与广场相邻;
- 步行至特维尔大街约二十分钟;
- 至老阿尔巴特街约二十五分钟。
结语
马涅什广场是一部生动的莫斯科历史教科书,每块砖石都铭记着过往世纪的沧桑。从沙皇行宫到射击军驻地,从现代购物中心到节日庆典——这片土地经历了非凡的蜕变历程。
今日的马涅什广场实现了历史遗产与现代城市环境的和谐共生。在这里,您不仅能欣赏建筑之美、参观博物馆,更可在喷泉旁小憩,感受首都心脏地带莫斯科生活的脉搏。
建议将马涅什广场游览与克里姆林宫参观、亚历山大花园漫步结合,从而更完整地体验莫斯科历史中心的氛围,了解这些古老场所珍藏的迷人往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