库鲁季茨基庄园——这是一个风景如画的建筑群,能将游客带入13-18世纪中世纪莫斯科的氛围中。鹅卵石铺就的小路、宏伟的红砖大教堂和饰有精美瓷砖的楼阁,营造出无与伦比的古老气息。如今,这是一个活跃的宗教中心,举行礼拜仪式,设有博物馆,并定期组织历史游览。
库鲁季茨基庄园的创建与发展历史
修道院的建立与金帐汗国的联系
庄园的历史始于13世纪,并与鞑靼-蒙古统治时期紧密相连。1261年,在亚历山大·涅夫斯基王子的倡议下,于金帐汗国首都萨莱-巴图设立了一个东正教主教区,旨在为俄罗斯俘虏提供精神支持并在当地居民中进行传教活动。
1272年,遵照亚历山大·涅夫斯基幼子丹尼尔·莫斯科王子的命令,在莫斯科河陡峭河岸上的库鲁季茨村建立了修道院庄园。萨拉主教区的主教们在正式访问莫斯科王子和都主教期间会在此停留,尽管其主要住所仍在蒙古-鞑靼国家的首都。
成为固定驻地
情况在15世纪中期发生变化,当时金帐汗国开始衰弱,萨莱-巴图的俄罗斯人口减少。1454年,瓦西安主教将主教座堂迁至库鲁季茨基庄园,使其成为主教区的永久驻地。从那时起,库鲁季茨的主教们成为了莫斯科国家政治生活的积极参与者。
17世纪庄园的鼎盛时期
17世纪下半叶是修道院发展的巅峰时期。庄园内修建了
圣母安息主教座堂,建造了饰有彩色瓷砖的华丽楼阁,并开辟了带喷泉的风景如画的花园。庄园内活动着"学术兄弟会"——一个真正的启蒙中心,在这里进行宗教哲学讨论、翻译书籍并进行天文观测。
在动荡时期,1612年,米宁和波扎尔斯基率领的人民义勇军成员曾在库鲁季茨驻扎。他们在此发誓要从波兰入侵者手中解放莫斯科。
衰落与新用途
18世纪带来了严峻考验。1721年废除宗主教制以及1737年毁灭性的特罗伊茨基大火后,庄园失去了往日的重要性。1764年,萨拉和波多尼亚主教区被撤销,教会财产移交至克里姆林宫的楚多夫修道院。
自1785年起,该区域转由军事部门管理。这里设立了军营、莫斯科军事长官办公室,而地下场所则变成了政治监狱。1834–1835年间,著名作家兼革命家亚历山大·赫尔岑曾被关押于此。
苏联时期与复兴
1917年十月革命后,庄园经历了艰难时期。礼拜活动于1924年停止,教堂器具被洗劫一空,壁画被覆盖。圣母安息主教座堂变成了宿舍,复活教堂被改建成营房。
首批修复工作始于1948年,并持续了三十年。在1960年代,该建筑群获得了博物馆地位,部分场所移交给了国家历史博物馆。宗教生活的复兴始于1990年代,当时庄园归还给了俄罗斯东正教会。自1992年起,圣母安息主教座堂恢复了礼拜活动。
建筑群:主要景点
圣母安息主教座堂——庄园的建筑核心
圣母安息主教座堂被认为是修道院建筑群的中央建筑。研究人员认为,正是在这个地方,在13世纪矗立着第一座木制圣彼得保罗教堂。现代建筑建于17世纪下半叶,采用莫斯科巴洛克风格。
主教座堂高达30米,是该地区最大的建筑。教堂由红砖砌成,未使用灰泥,这赋予了其特殊的表现力。五个穹顶冠于建筑之上——它们同样由砖砌成,并在2000年代的修复后覆盖了带有镀金十字架的黑铜。
内部装饰包括修复后的19世纪中叶壁画。两幅古老的圣像具有特殊价值:18世纪的
费奥多罗夫斯卡娅圣母圣像和18-19世纪时期的
指引者季赫温圣母圣像——这两幅都是显灵圣像的复制品。
与主教座堂相邻的是一座优雅的帐篷式钟楼,带有小窗户,同样采用未抹灰泥的砖块装饰。
库鲁季茨基楼阁——庄园的瑰宝
最华丽、最令人印象深刻的建筑当属
库鲁季茨基楼阁。这是一个建于1690年代的双通道大门,上方建有用红砖砌成的楼阁,采用莫斯科巴洛克风格。
楼阁的外立面覆盖着带有植物图案的彩色瓷砖,并饰有以缠绕藤蔓形式呈现的柱状窗框。根据一些研究人员的说法,用于装饰的约两千块瓷砖由著名工匠斯捷潘·伊万诺夫(绰号"波卢别斯")制作。圣门上还装饰着19世纪的壁画,描绘了圣母安息的情景。
从楼阁向两侧延伸出带连续拱廊的封闭廊道,连接着大主教宫与圣母安息主教座堂。这些廊道装饰有浮雕带和大型彩色瓷砖。
大主教宫——库鲁季茨主教们的宫殿
两层的
大主教宫建筑建于1655年,曾是库鲁季茨都主教的官邸。宫殿因其厚重感而令人印象深刻——某些地方的墙壁厚度达到120厘米。
立面装饰有雕刻的窗框,南侧与一个华丽的门廊相连,门廊带有双跑楼梯、白色栏杆和栏杆。一楼是杂物间,二楼是起居室和宴会厅。由于修复工作仍在进行,目前无法进入内部。
复活词语教堂(十字厅)
该教堂首次被提及是在14世纪中叶。最初,教堂奉献给圣母安息,但在17世纪新的圣母安息主教座堂建成后,它被重新奉献给复活词语。该教堂曾是主教住所内的家庭教堂,其地下室设有主教墓穴。
几个世纪以来,该建筑屡经重建。18世纪末,教堂被废除,其场所一直被用作营房和仓库,直至20世纪。如今,该建筑是不同时期建筑的结合:白色的石质地下室可追溯到15世纪,地下层属于16世纪,而上层则属于18世纪中叶。
滨河宫及其他建筑
滨河宫于1719年出现在庄园内。这座带有栅格窗户的低矮单层建筑最初是厨房。18世纪末,该建筑移交给了军事部门,并在那里设立了监狱牢房。1830年代,作家亚历山大·赫尔岑曾被关押在其中一间牢房。
该宫殿因其位于莫斯科河高岸上而得名,从此处可以欣赏到如画的景色。目前,该建筑正在修复中。
可参观内容:博物馆与展览
莫斯科战争历史博物馆
自2019年起,十字厅内设立了
莫斯科战争历史博物馆。几个展厅内收藏了各个时代的军事装备和制服的复制品——从中世纪骑士到20世纪中叶。游客可以看到锁子甲、旗帜、火枪、长矛和老式大炮。
该博物馆的特点是其互动式展览形式。大部分展品未设玻璃罩,可以触摸,有些物品甚至可以试穿。特别值得关注的是一小片考古展区,内有库鲁季茨基楼阁原始瓷砖的大块碎片。
所有导游都穿着维京人或动荡时期火枪手的历史服装。博物馆项目包括问答、游戏和大师班。游客可以:
- 学习在桦树皮上书写
- 制作古钱币的复制品
- 用安全仿制剑(Tynbar)进行对战
- 试穿锁子甲或头盔
在庄园的内广场上,定期举行历史重演活动,包括战斗、民间游戏和庆祝活动,还有教育讲座、木偶戏表演和中世纪音乐会。还可以在这里穿着历史服装拍照。
石雕露天博物馆
在庄园内,有一个独特的古代石板上铭文样本的展览。几块15-19世纪的墓碑石板直接露天放置。一些18世纪的墓碑样本被直接嵌入廊道的墙壁中。
每个展品旁边都附有带文字解读的信息板,使所有游客都能了解古代铭文。
库鲁季茨基庄园的圣物
修道院档案中保存着300多个不同时期的圣像。主要圣物包括四幅特别受尊敬的圣像:
- 费奥多罗夫斯卡娅圣母圣像——18世纪复制自科斯特罗马的显灵圣像
- 指引者季赫温圣母圣像——19世纪初的罕见复制品
- 喀山圣母圣像——庄园最古老的圣像之一,于2018年发现
- 圣潘捷列伊蒙医治者圣像——1905年精确复制自阿索斯山的显灵圣像
游客实用信息
开放时间与礼拜安排
库鲁季茨基庄园区域每日对游客开放,时间为8:00至20:00。免费入场。每周在圣母安息主教座堂举行数次礼拜仪式。未来一个月的详细礼拜时间表会在庄园官网上公布。
典型的礼拜时间安排:
- 晨间礼拜——9:00开始
- 彻夜祈祷——17:00开始
- 周六晨祷——8:00开始
- 费奥多罗夫斯卡娅圣像前诵读祈愿经——每周四17:00
- 大斋期期间,每周举行两次预先圣化圣体礼仪
战争历史博物馆每周三至周日开放,时间为11:00至19:00,需预约。可通过电话或博物馆网站在线预订游览。
如何前往库鲁季茨基庄园
地址:莫斯科,库鲁季茨卡亚街,17号(根据一些资料为8号或11号)。
乘地铁:
- "无产者"站(塔甘卡-红普列斯尼亚线)——步行10分钟
- "农民关卡"站(柳布林诺-德米特罗夫线)——步行10分钟
- "塔甘卡"站(塔甘卡-红普列斯尼亚线)——步行约15分钟
乘地面交通:
- 有轨电车"A"路和38路——"迪纳摩街"站
- 公交车9路、156路、608路和H13路(夜班)——"迪纳摩街"站或"阿尔巴捷茨卡亚街"站
联系信息
- 圣母安息教堂电话:+7 (495) 676-97-24
- 庄园管理处电话:+7 (495) 676-30-93
库鲁季茨基庄园与电影艺术
凭借其独特的氛围和保存完好的历史建筑,库鲁季茨基庄园多次成为历史电影的拍摄场地。以下影片曾在此取景:
- 《战争与和平》
- 《海军学员,前进!》
- 《宫闱秘史》
- 《鲍里斯·戈东诺夫》
- 《叶尔马克》
- 《伊凡雷帝》(1991年)——谢列布里亚内王子与熊搏斗的场景
- 阿列克谢·巴拉巴诺夫的《兄弟2》
结语
库鲁季茨基牧首庄园是古俄罗斯建筑的杰出纪念碑,保留了中世纪莫斯科的独特氛围。宏伟的红砖宫殿、饰有彩色瓷砖的优雅楼阁、如画的廊道和古老的主教座堂共同构成了无与伦比的建筑群。
这里融合了宗教生活、历史遗产和博物馆活动。游客不仅可以欣赏古代建筑、参加礼拜仪式,还可以参与互动游览、历史重演和教育项目。
库鲁季茨基庄园——这是一个每一处细节都承载着俄罗斯七个世纪历史记忆的地方,从蒙古-鞑靼统治时期直至今日。漫步在其鹅卵石街道上,可以让人感受到老莫斯科的精神,并触及俄罗斯丰富的文化遗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