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生活各领域数字化的时代,限制学校使用电子设备已成为重要教育趋势。自2025年9月1日起,白俄罗斯学校将正式实施新规:"校园无手机区"。尽管该规定未直接写入新版《教育法典》,但将与其同步生效,标志着该国教育进程新时代的开启。
学校手机禁令如何实施
新规的实施机制相当简单且已在部分教育机构成功试点。据明斯克州执行委员会教育局局长尼古拉·巴什科介绍,具体流程如下:
- 学生早晨入校时上交移动设备
- 电子设备在视频监控下存放于专用区域
- 指定责任人负责设备保管
- 课程结束后学生取回设备
"这个问题已'过度发酵',终将得到逻辑性解决。目前正对家长群体和学生开展解释说明工作",尼古拉·巴什科强调。
值得注意的是,明斯克多所学校已实施类似做法。新规将正式确立并推广至全国教育机构。
禁令动因:教育专家的论证
教育领域专家提出多项支持限制校园手机使用的有力论据:
1. 失控的信息流
"当前儿童从手机获取的信息处于失控状态",巴什科强调。无限制的网络访问可能分散学生注意力,对教学过程产生负面影响。
2. 传统教学法的优势
教育专家认为传统教学工具更具实效。"教学挂图、教具、黑板、粉笔和真实互动比电子设备更能促进学习",巴什科断言。
3. 社交技能培养
禁用电子设备可促进学生直接交流,有助于发展沟通能力、情商和社会适应性。
4. 注意力集中
研究表明,即使处于关机状态,手机的存在也会降低学生注意力和知识吸收水平。
国际经验:白俄罗斯顺应全球趋势
校园手机限制并非白俄罗斯独有,而是世界性趋势。多国已实施类似措施:
- 英国: 实行手机禁令,教师有权检查学生私人物品
- 奥地利: 2025年5月1日起对1-8年级学生实施禁令
- 澳大利亚: 长期实施手机使用限制
- 法国: 2018年起立法禁止15岁以下学生在校使用手机
"即便在'远离文明'的澳大利亚,校园手机禁令也早已实施",巴什科举例说明。
全球多所知名教育机构更进一步,不仅禁用手机,还淘汰电视、平板、电脑等电子设备,回归传统教学法。
现行政策与过渡期安排
新规实施前,白俄罗斯学校现行制度包括:
- 课堂及课外活动期间手机须调至静音或振动模式
- 设备不得置于口袋、课桌或书包,须存放指定区域
- 课间仅限"紧急情况"联系家长时使用
目前教育机构正积极筹备新系统:划定存放区域,指定责任人,开展师生家长说明工作。
社会讨论:支持与反对声音
与任何教育改革相同,校园手机禁令引发热议。反对意见主要包括:
- 切断紧急联络渠道
- 限制教育类应用使用
- 学生权利保障问题
支持方则提出反驳论据:
- 紧急情况可通过校方联系家长
- 教育应用可使用校用电脑或家用设备
- 学生常滥用拍摄功能制造事端而非维权
手机禁令作为教改组成部分
需注意手机限制仅是新版《教育法典》框架下大规模教改的环节之一。2025年9月1日同步实施的其他重大变革包括:
- 禁止个体经营者参与学前和特殊教育项目
- 扩展学生免费交通范围至文体活动场所
- 授予寄养父母"教育工作者"身份
- 简化补充教育入学程序:仅需单亲同意
- 强化定向培养委托方责任
给家长与学生的建议
针对即将实施的变革,专家建议:
- 家长须知:
- 与子女讨论新规意义
- 调整在校期间沟通方式
- 紧急情况联系校方
- 学生准备:
- 提前了解设备存取流程
- 适应无电子设备的学习模式
- 使用传统信息源
结语
2025年9月1日起实施的白俄罗斯校园手机禁令,反映了全球对数字技术教育角色再思考的潮流。该措施旨在提升教学效率、培养学生社交技能、建立更理性的数字设备使用观。
正如专家强调,限制目的非隔绝技术,而是创建最优教育空间——使真实互动、批判思维和深度学习不被肤浅的人机交互取代。
新规的成功实施需要教育参与者——教师、学生、家长和校方——开展建设性对话。